国内专业供应大量优质芦笋种子 价格低廉 量大优惠 芦笋的形态特征 1、根 芦笋的根系属于须根系,根群发育特别旺盛,具有长、粗、多的特点。芦笋种子播种后,随种子发芽先长出初生根,然后再地下茎上发生肉质根,肉质根上再发生纤维根。随着植株生长的年龄的推移,根系逐渐庞大。芦笋的根群非常发达,在疏松、深厚的土壤中,横向分布长度较大可达3.5米,纵向可达3米以上,但大多数分布在离地表1.2米左右土层内 2、茎 芦笋的茎可分为初生茎、地上茎、地下茎三种。初生茎:芦笋种子萌芽时首先长出地面的茎称为初生茎,他是由胚芽发育而成的。地下茎:随着幼苗的生长,在初生茎与根的交接处,产生突起,形成鳞茎,亦叫地下茎。 3、叶及拟叶 在芦笋茎的各节上着生着淡绿色、薄膜状、呈三角形结构物,就是芦笋已经退化的真叶,俗称鳞片。通常所说的芦笋叶。实际上是变态的枝。它是从膜状叶腋中丛生出来的6-9条针形叶状枝,植物学上称为叶状枝或拟叶。 4、花 芦笋是雌雄异花异株的植物,在自然条件下,雌雄株大体相等。雌、雄花分别着生在雌、雄株的叶腋处,单生或簇生,呈钟状。 5、果实和种子 雌花经授粉受精后,发育成果实,类似豌豆的球形浆果,直径7-8毫米,由果皮、果肉、种子三部分组成。果实未成熟时呈深绿色,逐渐变为淡绿、橙绿、橙红,成熟时为朱红色,含糖量较高。 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、 温度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,既耐寒、又耐热,从寒带到热带均能生长。但是温度对芦笋的生育、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,因此芦笋适宜生长在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温带地区。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芦笋植株不休眠,一年四季不断生长,产量较高,不过由于温度偏高,呼吸作用旺盛,消耗养分较多。茎叶衰老快,嫩茎纤维多,品质差。冬季寒冷地区,地下部分耐寒性较强,-20℃下进入休眠期能安全越冬。芦笋幼苗可忍受-12℃的低温。种子萌发较适宜温度为20-25℃。土温达到10℃或**过10℃时,芦苇嫩茎开始抽发。15℃时嫩茎增多,但17℃以下易产生空心笋,在17℃-25℃的条件下抽生的嫩茎数多且品质较好,此时采收的嫩茎,多肥大细嫩,笋尖的鳞片包裹紧密。在30℃时嫩茎抽发量较多,生长速度较快,但此时嫩茎变细,易散头、易老化、苦味。 2、 光 芦笋是喜光作物,地上部茎叶生长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,以利于同化产物的制造和积累,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芦笋的生长发育。芦笋叶片退化靠拟叶进行光合作用,拟叶呈针状,要求较长的日照和较长的光照,才能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。 3、 水分 栽培芦笋应选择水源充足,排灌条件较好的地块,才能满足芦笋高产的要求,芦笋的叶退化成鳞片,茎枝成针状似叶,且表面有一层蜡质,植株蒸腾量较小,芦笋还有庞大的根系,贮藏根内含有大量水分,可以短期调节水分不足。但由于芦笋吸收根部发达,戏水能力弱,因此过于干旱易造成芦笋减产。芦笋不耐涝,如果土壤长期水分过多,如地下水位过高,排水不良或常积水的地块,易使土壤中氧气不足,导致整株死亡。另外,若空气湿度过大,在遇高温,也易导致芦笋病害大量发生 。 4、 土壤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地下茎作物,有庞大的地下茎鳞芽盘和根系,根群发育十分旺盛,生理及呼吸作用都很强,同时芦笋根系具有吸收和贮藏双重作用。根系发育情况主要取决土壤性质,要促进根系的发育,必须选择通透性好的土壤,以土层深厚**质多而肥沃的腐殖土壤或沙壤土为宜。芦笋要求微酸性至中性土壤,PH值做好为5.8-6.7,不宜**过5.5-7.5的范围。